1. 红客官方多次辟谣
中国红客联盟官网多次发布声明(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),明确指出所有打着“红客追款”旗号的团队均为诈骗,强调红客组织从未提供任何追款服务,并呼吁受害者立即报警。网页中显示,诈骗团伙通过伪造红客官网文章、伪造合同协议等方式骗取二次转账,已有大量受害者受骗。
2. “先追后付”模式的陷阱
有案例显示,诈骗者以“追回资金后支付佣金”为诱饵,要求受害者预付部分费用或签订虚假协议。例如,某用户声称追回40万元后被索要8万元佣金,最终发现资金并未实际追回,反遭进一步勒索。法律人士指出,此类行为本身涉嫌违法,黑客攻击或数据窃取手段不受法律保护,追款承诺多属空头支票。
1. Bybit交易所被盗事件(2025年)
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攻击加密货币交易所Bybit,盗取价值14.6亿美元的ETH等资产,成为史上最大加密货币盗窃案。尽管部分资金通过跨链协议洗钱,但行业协作(如币安、Bitget提供流动性支持)及链上追踪技术为追回部分资金提供了可能。此案例显示,专业黑客攻击的资金流向复杂,需跨国执法与行业协作,普通“追款服务”难以介入。
2. 合法资金追回的局限性
在黑龙江大庆“雷达币”盗窃案(2021年)中,警方通过技术手段冻结并追回部分资金,但需依赖完整的证据链与合法程序。此类案件表明,虚拟货币的匿名性使得资金追踪难度极高,仅有执法机关具备合法调查权限。而冒充黑客的诈骗行为不仅无法追款,反而可能导致二次损失。
1. 追款行为的法律风险
2. 行业与个人的防范措施
“黑客大户追款”事件中,真实案例(如Bybit攻击)与诈骗活动(如红客追款骗局)交织,需从技术、法律、行业协作多维度应对。普通用户应摒弃侥幸心理,通过合法途径维权,同时提升网络安全意识,避免成为黑产链条的牺牲品。